创始人回归掌权,学大教育能打好翻身仗吗?

分享

分享到:

    发布于:2021-04-15 08:51  浏览量:1097  来源:点课通

近日,紫光学大发布公告,审议通过了《关于拟变更公司名称、证券简称的议案》。变更后,公司全称也变为“学大(厦门)教育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”,证券简称也变更为了学大教育,代表着金鑫重掌学大之路最终尘埃落定。

学大教育

其实无论对于学大教育还是紫光学大,这既是“熟悉的味道”,但也将是一个全新的开始。而更受业界关注的是,随着金鑫的回归,是否又能够帮助学大教育跨入新起点呢?

回顾:

创始人最终回归掌权

五年发展堪称曲折

说到学大教育,很多人都不陌生。不过谈到紫光学大,可能大家还不太清楚。简单来说,学大教育是紫光学大的核心子公司,成立于2001年9月,是一家教育服务领域的高科技公司,创始人为金鑫。

学大教育CEO 金鑫

天眼查显示,学大教育2007年10月完成1000万元的A轮融资,投资方为鼎晖投资;2010年11月2日完成4800万美元的战略投资,投资方为华平投资。同日,学大教育通过IPO上市公开发行获得1.27亿美元的投资。随后在2015年,学大教育从纳斯达克退市,同年8月,学大教育借壳银润投资回归A股,此后便更名为紫光学大。

天眼查截图

2017年4月,紫光学大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,冠上了“ST”称号,同年5月,学大资产首次被出售,1月后取消被出售;2018年1月,紫光学大随即发布公告,以现金方式出售所持Xueda Education Group及学大信息全部股权,最终又因市场、政策等因素而终止出售。

直到2020年9月15日,紫光学大被披露重大资产重组预案,拟以发行股份和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天山铝业100%股权,作价236亿元,同时将处置学大教育和学大信息等资产。

除了卖来卖去的波折,紫光学大在业绩下滑后还爆发了债务危机。

据紫光学大2019年财报显示,线下教育收入占总收入的98.70%,在线教育收入占到总收入的1.3%,而在2020年上半年,学大教育实现营收13.13亿元,其中教育培训业务占到12.80亿元,同比下降22.66%;实现净利润1.07亿元,同比下降31.99%。而紫光学大2020年第三季度季报显示,紫光学大账面上依然有15.45亿元的短期借款。

决策:

定增完成调整战略

推动业务转型升级

如何及时完成调整,成为紫光学大目前面临的一大考验。

2020年7月,紫光学大发布定增预案,拟向包括晋丰文化在内的35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2885.85万股,募资不超过11亿元。2021年3月初,紫光学大也发布《关于调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投入金额的核实意见》中,其中增发股份定为2156.76万股,定价为38.53元/股,募集金额为8.22亿元。

3月16日,紫光学大发布《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情况报告书暨上市公告书》,宣告定向增发成功。包含晋丰文化在内,共计19名特定投资者获得配售。募集资金总额与早前公告相符。此次参与定增的机构包括交银施罗德、南方基金等顶级投资机构,也表明投资机构对紫光学大的看好。

记者关注到,发行完成后,公司总股本由9619.51万股增至1.18亿股。公司董事兼总经理金鑫通过晋丰文化、天津安特、椰林湾三家合计持有公司2902.55万股,占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24.65%,成为了公司实际控制人。

据最新募集资金用途披露公告,定增资金中2.56亿元将用于教学网点改造优化项目,占本次募集金额的31.16%;2.47亿元将用于偿还股东紫光卓远借款,这笔款项将占本次募集金额的约30%;2.34亿元用于教学网点建设,占募资总额的28.45%;剩余0.85亿元将用于建设OMO在线教育平台,占募资总额比例的10.39%。

学大教育募集资金用途公告

此次募集资金中,拟投入2.47亿元偿还债务,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司的债务压力。未来,公司每年偿还的债务利息将减少1073.1万元。2.56亿元将用于教学网点改造优化项目,2.34亿元用于教学网点建设,0.85亿元将用于建设OMO在线教育平台,也足以看出团队大干一场的决心。

学大教育新产品发布会

行业人士表示,学大教育优势在于历史悠久、学生保留率高、网点广、师资丰,同时教学网络下沉较深,业务模式成熟,小班组课持续推进,收入占比稳定提升等。如今随着金鑫回归,上市公司实控人与学大实控人相同,或许能够更好地调用上市公司资源支持业务发展。


关注官方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