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高考太难了!他们也只是一群孩子啊……

分享

分享到:

    发布于:2020-07-09 10:00  浏览量:1966  来源:未知

考,结束了。

这届高三考生号称史上最难。

生于非典,考于新冠。

还遭遇地震、暴雨、内涝,但不管环境怎么变,他们决战高考的姿态还是很震撼。

这两天,朋友圈被衡水中学的一个视频刷屏:

2020年7月8日,高考第二天,衡水中学的高考生们6点就来到操场集合,和往常一样坚持正常跑操,他们几乎人手拿着一本书,在等待同学站队的同时,抓紧备考。

没有特殊时期的懒觉待遇,没有高考即将结束的倦怠表现,每个孩子还像平时一样努力。

说实话,有点感动。

也许不是每个人都能受到金榜提名的青睐,但努力的人永远不会被生活淘汰。

江西抚州临川一中高三女生徐清扬,晒出自己从高三开始用的每一支笔芯:整整160支。

她说想看看自己一年的付出有多少,高三有时一天要做6张试卷,一天不做题就会觉得手上有点空。

因为疫情,开学延迟,这届高三学子只能在家学习,他们付出了比往届学生更艰辛的努力。

高三学霸小通,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。因为家里没有装网络,他只能跟邻居借网用。

他说:「如果自己在家,没有学习环境,这一个多月就废了。」

寒冬之下,他每天5点半起床早读,8点爬上屋顶读书,被网友称为「屋顶男孩」。

优秀的孩子,都是相似的。

河南修武,高三女孩崔绒家境贫寒,疫情期间她只能蹭邻居家的网上网课。每天5点半起床,学到零点,一天要学习18个小时。

闻之心酸。

但崔绒却说:贫穷并不可怕,因为贫穷才能激发斗志,自己会努力改变现状。

古有凿壁偷光,今有学霸借网。

拼尽全力去冲刺的孩子,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下都闪着耀眼的光。

安徽宿州市一名高三体育生,疫情期间,他在家一边上网课一边备考,连续体能训练3个月。

因为家在农村,他就着各种器材进行训练,砖头、轮胎、农用车轮毂,甚至扛着家里人进行蹲举,两个月磨坏一双运动鞋。

网友们评论:这么自律的人,活该被名校录取。

没有人监督,沙发一瘫,手机一端,游戏一玩,是很容易的事。

为这些在逆境中顽强学习的孩子点赞!

好好学习,是普通人逆袭的最好出路。

强大的人,无论境遇如何,一直都没忘记努力!

这个寒假网课期间,备受考验的不仅仅是亲子关系,还有孩子的自律能力。

因为频繁使用电子产品,一些孩子就会见缝插针地玩手机、打游戏。

淮安一名12岁男孩在上网课期间偷玩手机游戏,累计充值5400多元,气坏家人。

陕西汉中,一名男孩在网课时几十次充值游戏,刷了2万多元,而他们全家年收入仅有3万元。

一位妈妈因为孩子上网课对玩手机产生了依赖,一怒之下把手机砸了……

有的孩子克服各种困难在玩。

而有的孩子,却克服各种困难在学习。

网课期间,很多山村里的孩子家里没有网。一名乡村女孩就蹲在邻居家的墙根处,蹭邻居的网上课。

孩子的身影让人心疼,但她的学习的态度让人赞叹。

一名初三年级学生在家上网课,因为要参加单元测试,家人带他翻山越岭找到有信号的地方,在寒冷风雪中考试。

还有很多山村信号不好,很多孩子为了找信号,爬坡上山,在野地里搭起了临时教室,一待就是几个小时,冷了就烤烤火,跳跳绳,然后继续学。

说真的,这些孩子完全可以以没有硬件条件,申请不上网课,但他们没有。

无他,自律而已。

有的孩子房屋温暖,网络满格,手机、iPad俱全,却起不来床、网课睡觉,偷玩游戏,过着舒适安逸的懒散生活。

而有的孩子因为吃过苦,因为心中有梦,因为不甘被命运左右,即使家徒四壁,却仍然在奋力拼搏。

不得不说,网课之下,自律的孩子正在弯道超车,遥遥领先;

不自律的孩子正在温水煮青蛙,失去竞争力。

前些日子,北京一名10岁男孩确诊新冠肺炎,住院治疗。

在病房里,男孩没有吃喝玩睡,却在坚持上网课、写作业。

面对采访,他一脸淡定地回答:「就是换一个地儿学习呗!」

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说:「有一种品质,可以使一个人在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中脱颖而出,它不是天资,不是教育,也不是智商,而是自律。」

每个人身上都有懒惰、拖拉、贪图享受等天性,但如果不能克服,很可能一辈子一事无成。

自律才可以让孩子抵御诱惑,抵抗惰性,调动自我效能,从而朝着目标进发。

人生没有捷径可走,孩子今天偷的每一个懒,都可能变成未来的一记耳光。

孩子之间的差距,就是这样被拉开的:

自律者,出众;

不自律者,出局。

如果说努力是普通人逆袭人生的唯一通道,那么自律就是努力的唯一秘诀。

2015年,湖北高考理科考生常书杰以690分的成绩考入北大。

但入学后,他失去了自我管理,沉迷于打游戏,放松了学习,最终因多门功课不及格,大三时被学校劝退。

高考状元一下子被打回原形,沉入谷底,这让常书杰对自己进行了深刻的反思。

当一个人失去了自律,就失去了抵御诱惑和惰性的能力,那么人生一定会不受控制。

痛定思痛,常书杰调整自己,重新复读,2019年又以湖北理科第一名712分的成绩决胜高考。

天赋也许会让一个孩子走得更快,但只有自律才能让他走得更远、不摔跤。

一个天才,没有自律及日复一日的刻苦,最终也是废柴。

但即使先天不足,但通过自律和努力,同样让人生大放异彩。

生于1997年的刘威麟由于出生时难产导致大脑缺氧,落下了脑瘫后遗症,说话、做事都比常人慢半拍。

靠着坚强的意志力,刘威麟考上了扬州大学,又立志考研。

他没有什么独家的学习方法,秘诀就是确立学习目标,并保持自律:大学4年里,他从不睡懒觉,几乎每天7点半起床学习。

近日,他终于以专业综合第一的优异成绩考研成功。

越长大,越发现:所有光鲜和优秀的背后,全是自律在支撑。

生活一直在偷偷奖励那些自律的孩子。

唯有自律者,才能赢得命运的青睐,人生的自由。

人生没有舒适区,甚至比你优秀的比你还自律。

物质的安逸,导致很多孩子不明白学习的目的和努力的意义,早早失去了竞争的资格。

我们教会孩子学会自律,不是为了让他追求成功,而是让他拥有一种人生态度。

有了自律,这个孩子这一辈子咋过,都不会太差。

即使清贫,但绝不会失去向上的动力。

即使平凡,但绝不是庸庸碌碌的平庸。

即使失意,但也能在平淡的日子里,

找到生活的闪光点,享受微小的成就感。


关注官方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