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一六年级女孩坠亡! 教育部:年底前实现中小学视频监控系统达标率达到100%!你怎么看?
还记得小可馨跳楼事件吗?没想到没过多久,又出现了一起五年级小女孩跳楼事件。
6月28日,陕西宝鸡市高新区“6·23”事件联合调查组发出了一则情况通报——
2020年6月23日19时,110接群众报警称阳光上东小区一陈姓女童坠楼身亡。
据查,6月23日上午,班主任曹某在课堂发放了语文检测试卷,学生陈某在拿到试卷后,对成绩很不满意,就对身旁同学流露出轻生的念头。
其实下发试卷,老师进行表扬和批评,这几乎是每次考试完后都会做的事。陈某坠亡主要原因来自家庭生活、个人心理等方面。
据查,陈某多次在同学面前提到父亲常年在西安,母亲对其学习要求高,平时下班晚,自己感到孤独。
五月六月,国内各地都有孩子跳楼的悲剧发生。据报道来看,跳楼的原因大概是——
要复学了,作业没完成,考试没考好;
做作业玩手机给没收了;
爸爸妈妈闹离婚吵架孩子心情差;
老师在网上布置的作业来不及做,妈妈不肯帮忙和老师说说;
玩游戏太沉迷给训斥了;
关在家里稀里糊涂加入一个叫蓝鲸的自杀游戏……
对于这些选择结束自己生命的小孩,我怕了。
本该无忧无虑的孩子,却觉得活着比死还要可怕时,我真的怕了。
怕得不知道怎么去更好地教育孩子,怕得不敢对孩子有所要求,怕得不敢对孩子有语言上的苛责,怕给孩子过多的压力。
管得太松,怕她废了;管得太严,怕她想死。
是的,家长和老师都怕了。
孩子为什么选择跳楼?
大人对孩子心里感受的忽视,往往是孩子痛苦的根源。
3-5岁的孩子,已经有了自我的概念,开始有自尊意识;10岁的孩子,已经知道要从父母老师那里期待什么,渴望被认可,并感到外界的压力。
任何人在面对压力时都有逃避的本能,死亡是逃避压力寻求解脱最直接的一种方式。
孩子与成年人的心理承受力并不一样。面对压力,每个人都会有心理顺应力,这是指人在面对心理压力时的处理能力。
成年人因为经历的事情较多,心理顺应力较强,在遭受压力时可以迅速调整恢复,或者依靠别的人事物来转移注意力,很快就能消化心中的不愉快。
但孩子的心理顺应力还并不成熟,他们并不懂得如何转移注意力,很多时候他们不能快速地消化委屈、缓解压力,所以有些在大人眼中看着是不值一提的小事,在孩子心里却是天大的事,无以排解。
我们经常能听到家长在训斥孩子时,讲不好好学习会怎样、怎样的。却很少有家长能认识到,家长自己也需要辅导孩子的心理的。甚至有的家长片面的认为,只要孩子学习好,一切都会好的。
成年人解决问题有千万种方式,可是对于不快乐又解决无门的孩子来说,往往就会走向极端。
6到12岁,是人的生命之花萌芽绽放的季节。这个美好的时间段,孩子们应该怎样度过?除了学业,您可以对照这16件“小事”,看看孩子是否有过相关的经历,而教育的过程,也就暗含在其中了……
1.有一个可被接纳的环境
从心理需求角度来说,安全感与归属感是这个6-12岁年龄段孩子的普遍需要,也是最重要的心理需求。
有一个被接纳的环境,可以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被欢迎的、被接纳的、被认可的,从而增加孩子的安全感和归属感。
要注意的是,这其中最需要的是家庭环境的接纳,其次才是外界集体的接纳。
2.有一个可以畅所欲言的环境
随着年龄段的增加,孩子的秘密越来越多,他们很清楚父母的期待,很多话不愿意说给父母听。
这就需要有让孩子畅所欲言的环境,说说他们的心里话。这样的环境可以帮助孩子完成独立思考和沟通表达能力的提升。
3.有自己的精神导师
孩子在6-12岁的年龄阶段,特别是10岁以后,开始需要一个精神上的引领者,陪伴孩子长大,和孩子和他一起探讨未来,探询自己想要什么,为什么,该如何做,给孩子建议或提示。
这个导师可以是父母,可以是老师,也可以是家庭里的一个成员,也可以是专业人士。
4.有不断探索自己的经历
人类一生都在探寻的问题是:我是谁?我想要什么?
幸福感强的人,经常是那些明白自己内心渴望并为之执着追求的人。
而社会的许多陈规和身边人的期待,有时会干扰这种思考,让人忘记了心中所爱。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就会让人陷入迷茫,特别是青春期之后的孩子,如果在这样的思想状态中迷失,就会出现各种行为问题。
对于父母来说,要怎么做呢?最好的一个方式是多问“为什么”,通过不断的提问与思考,帮助孩子不断探索自己的梦想。
5.有和大自然亲密接触的经历
人与自然密不可分,但现在的生活对人与自然接触的束缚却更多了。
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其实很简单,也许只是阳台上的一株花草,或是公园里的一只小虫。这会带给孩子的一种感知,感知大自然的生长与变换,同时也能带给孩子责任,即对动物和植物的责任。
孩子需要知道,人类,是需要对大自然负责任的。
6.有一项喜欢、坚持的体育项目
体育和艺术是人类发自内心的情感行为,也是良好的情绪发泄方式。体育使父母和孩子有了更多非学习类话题,会增进亲子沟通。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,这件事包含了两层含义:
① 孩子需要有喜欢看的体育项目,不一定要能做
无论是奥运会、亚运会,还是其他各项赛事……在观看比赛的时候,都会让孩子热血沸腾,体会到精神上的愉悦,对生活更有期盼。这样的爱好,需要从小培养。
② 孩子需要有一项坚持的体育项目
坚持是最能体现体育精神的。坚持一项体育项目,也有社交功能,体育可以帮助孩子交到兴趣相同的朋友,扩展他们的社交面。所以,让孩子拥有喜欢或坚持的体育项目,应该在6-12岁时就去挖掘。
7.有定期参与的活动
有定期参与的活动,会帮助每个家庭建立自己的文化。
对于孩子来说,每年定期参与的活动,会慢慢变成属于家庭的文化,例如旅行、活动、比赛……这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很有价值。
它为什么在小学阶段这么重要?因为孩子读完小学就到了青春期,我们会发现,当孩子小的时候和他们有一些非学习的话题和定期参与的活动,可以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与父母沟通的胶着状态。
8.有自己的收藏
不管是收藏火柴壳、邮票,还是游戏卡片、商标……收藏,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自己的爱好,建构自己的世界。
有自己的收藏,帮助孩子建立自我认知,在不断收集的过程中,也会建立孩子的目标感;当把自己的收藏展示给别人看的时候,还会让孩子有成就感;
收藏还可以寻找生活中的乐趣,创造新鲜的话题,这些是孩子在6-12岁时需要有的,可以让孩子看到生活的更多面向。
9.有接触社会的经历
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社会人,他们未来要面对的是整个社会,要在社会中认识自己,接触不同的人,不同的文化,会有自己的总结和感受。
很多孩子只有一个身份,学生。这样当他们真正踏入社会的时候就会紧张焦虑。
因此,孩子们需要从小体验向陌生人求助、问路、自己做预算、自己学习乘坐当地的公共交通……当然是在安全的前提下。
10.有失败的经历
通过某些事件,让孩子面对失败,或者说让孩子有失败的感受,这样会让孩子对自我有所反思。
有很多父母比孩子更接受不了失败,有时孩子面对失败时并没有太大的反应,但父母非常在意,这样的一种逃避,是孩子成长最大的障碍。
11.有拒绝或被拒绝的经历
我们经常发现,许多父母特别害怕拒绝孩子,父母们会觉得:我怎么能拒绝他呢?我要让他自由的成长,拒绝他,孩子会不会觉得我不爱他?
没有过被拒绝的经历的孩子,他的人生是非常脆弱的。这实际上是父母接受不了对孩子说“不”,因为说“不”的时候,父母本身无法接受,也就拒绝对孩子说“不”。
讨论
最近学校里出得事情比较多,我们都知道,现在的学校大部分都是安装了监控系统的,但是监控系统只在一些关键部位安装,并没有做到全覆盖,比如很多学校里,教学楼走廊等处安装了监控,但是绝大多数教室里并没有安装。对于教室里该不该装监控,家长和老师的看法一直是有分歧的。
而就在6月19日,教育部发布了最新通知,事关所有中小学。部长陈宝生强调说,要求全国中小学在今年年底之前,实现中小学视频监控系统达标率达到100%!看来,教室里安装监控也是为期不远的事情了!因为这的确很重要。
作为家长,对此举是双手赞成,这样能确保孩子在教室里发生的一切都有据可查,也最大程度上保障了学生的安全。有一位家长表示,得知这个消息,自己太激动了,早就盼着这一天了!这样孩子在学校里一整天,家长也放心多了!
作为老师,却感到有点懵,教室里安装监控,意味着自己上课全过程都在监视之中,还真是不习惯呢!
当然,从另一个角度去想,虽然自己上课被全程监控有点不自在,但是也是对教师的一种保护。
您认为呢?支持安装监控吗?欢迎大家分享留言。